高频数据稳中有升 二季度经济韧性足
时间:2025-07-17 19:38:19来源:经济参考报
 高频数据是观察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工具。《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获悉,二季度,我国消费、投资、工业生产、企业经营等多领域高频数据继续改善。其中,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5%,主要家电品类网络零售额同比上升28.0%;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全国项目中标金额环比增长23.4%;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8.3%、28.2%。

  “以旧换新”带动消费热潮 多指标彰显内需潜力

  随着盛夏来临,各地打造的主题集市、夜市等迎来消费热潮,暑期旅游也进入旺季,带动夏日消费潜能加速释放。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二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5%。从整个上半年来看,这一数据同比增长18.9%。


(资料图)

  餐饮、住宿等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的持续改善尤其令人关注。二季度,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3.2%,其中休闲娱乐业、餐饮业、住宿业同比分别增长28.1%、9.5%、7.3%。上半年,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5.7%,其中休闲娱乐业、餐饮业、住宿业同比分别增长47.4%、12.0%、5.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介绍说,今年以来,在“国补”加持下,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掀起热潮,对增强消费活力发挥了关键作用。据监测,在“以旧换新”带动下,二季度主要家电品类网络零售额同比上升28.0%,上半年同比增长14.9%,其中6月更是同比增长36.1%,延续了今年以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重点领域投资也在持续发力。国家信息中心监测分析招中标数据显示,1月至6月,全国项目中标金额同比增长23.3%,其中二季度全国项目中标金额环比增长23.4%,同比增长37.7%。经济大省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二季度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省的项目中标金额占比合计超四成。

  展望下半年,专家表示,内需尤其是基建托底经济的必要性上升。由于资金来源仍然充裕,投资项目不断扩充,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从项目来源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02项重大建设项目将会加快推进。此外,今年还将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从资金来源看,下半年新增专项债还剩超2.2万亿元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下半年还剩余7450亿元发行空间,总体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规模将超过上半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外贸“抢出口”效应增强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

  从外贸数据来看,“抢出口”效应增强。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6月我国至美东、美西航线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分别环比大幅上升37.6%、29.9%,增速较5月提高32.3个和19.6个百分点。

  “上半年,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之下,我国出口以强大韧性抵御住了外部不确定性。战术上,我国把握时间窗口,启动‘抢出口’‘抢转口’;战略上,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温彬说。

  宏观数据显示,5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下,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尽管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所放缓,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扩大。这些因素都支撑了贸易增长,也体现出我国经济规模超大、产业体系齐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

  展望下半年,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中国出口虽仍有可能继续承压,但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如各国群起抵制可能迫使美国延长关税豁免期等。

  温彬表示,下阶段,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以多元市场为支点、以产业出海为通道、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外贸战略新格局,全面增强外部冲击下的抗压性与主动性,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中争取更大发展空间。

  工业生产总体稳定 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从生产端看,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工业园区生产热度指数平稳上行,二季度同比增长21.2%,上半年同比增长15.8%。其中6月同比增长22.2%,生产活力维持在高位。

  用工热度温和上升,基于代表性工业城市招工数据构建的工价指数二季度同比增长1.9%,其中6月同比增长4.0%。

  数据还显示,二季度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8.3%、28.2%,上半年这一指数则分别增长29.8%、24.0%,增速维持高位,反映初创型与创新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活力迸发。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连平说,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在智能手机与消费电子、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精度与广度逐步提升。

  “未来,我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年陆家嘴论坛上,监管层释放了将会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积极信号。从创设债市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角度来看,政策支持力度仍在加大。”温彬说。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今日热议:暑期文旅消费火热开启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高频数据稳中有升 二季度经济韧性足

     高频数据是观察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工具。《经济参考报》记者

  • 今日热议:暑期文旅消费火热开启

     暑期是全年文旅消费的重头戏。各地诚意十足,搞赛事、办演唱

  • 小长假去哪儿玩?京郊300余个 “好吃、好看、好玩”的点位邀您来打卡

    五一将至,为丰富市民小长假期间京郊乡村旅游选择,4月26日,在北苑

  • 昆仑万维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2%至56.6亿,AGI与AIGC业务商业化取得显著突破

    4月25日,昆仑万维(股票代码:300418 SZ)发布2024年度财报,公司实

  • 共赏海棠、共话友谊!赴一场花韵诗语之约

    2025年海棠花荟开幕式暨海棠诗会4月7日在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举行。

  • 掌握这三招,与青春期“小哪吒”愉快聊天

    家长求助: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根本不理我!我说啥他都嫌烦,聊两

  • 长三角铁路迎来清明假期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410万人次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2 94月4日,旅客在铁路上海站安检。当日,记

  • 中国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中国商务部4日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 智能机器人大会将在合肥举行 拟设百亿元产业基金

    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30日将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 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平衡才是终极目标

    在人类演化的长河中,人体免疫系统犹如一座精密设计的防御工事,其

  • “国风”劲吹,传统文化焕新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

  • 用电量还能反映经济增长吗?专家详解用电增速与GDP增速差扩大,多用的电去哪了?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全社会用电量指标的细微变化是

  • 国家卫健委:全国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已下降

    中新网1月26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

  • 从144小时到240小时 开放河南发力接好“国际流量”

    今年以来,在郑州从事跨境电商贸易的郑翠明显感受到:身边的外国人越来

  • 盐城:拾金不昧彰显供电员工风采

    真是太感谢您了,供电公司的员工不仅服务好,而且品德高尚,为你们

  • 探访林盘里的“数字游民”社区:兼顾生活与工作的“栖息地”

    告别传统的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工具在任意地点远程办公,这种

  • 旅游
    • 新修订的三科统编教材师生反馈如何?

    • 第三届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在成都开幕

    •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数量增至132条 发布多项成果 每日快讯

    • 焦点精选!中汽协: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32.3万辆 同比增长10.1%